以后大概都要不定期更新了……尽量多理图多做事吧QWQ

过段时间大概要把主博和子博完全分开了。主博只更“睆荒札”系列及类似混合型的随笔,这个子博是纯照片,然后“未知南杳”是碎碎念和音乐等杂的,小说和纯随笔在“暮晚初”里。另,你们说我过段时间把纯文字博客关闭只给自己看好么…… @春空  @洞明  @白鹿 

幻漪。:

「英雄。」——有关《琅琊榜》所衍生的感想。

不知不觉寒假已经过了大半。每个宁静的夜晚,都独自在视频、音乐、图片和文字的陪伴下度过。当初答应过自己放假后重看一次《琅琊榜》,这一次很庆幸依然没有食言。

喜欢《琅琊榜》,不是那种看《太子妃升职记》时蓦然衍生的好感,而是一种淡薄却绵长的喜欢,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欢喜。如同文字、摄影给予我的感觉一般。它不会如同绚烂的烟火,在我的生命里一刹而过。它会成为一种习惯,一种感觉,一种印象。时常被埋没,却不会被销毁。

看琅琊榜,印象最深的有几个片段。

其中不乏可悲可叹,无尽感想的。第一是霓凰林殊相认,霓凰突然间抓起梅长苏的手却没有发现那颗心心念念想看见的痣,可是她的直觉告诉她没有错,所以她拉开了梅长苏的衣襟,流着泪哭诉“我记得这里明明有一颗痣”的时候。第二是梅长苏在屋内在火炉边暖手,忽然伸出手去触摸火盆里的炭火,被烫到后大笑,幽幽道“想我这双手也是挽过大弓驯过烈马的,可如今,也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,搅弄风云了”的时候。第三是誉王谋反,蒙挚率领三千禁军协同江左盟甄平等人拼死保卫猎宫的时候。

当然,更是有很多难忘的温馨的苏宅日常。比如甄平初次出场的那句“竟忘记提前取号名字了,真是败笔”。再比如黎纲开梅长苏玩笑,梅长苏愤愤道“甄平,射他”。还有就是蒙挚那句标志性的“我又说错话了”等等。

当我看着猎宫谋反一集,不知所计的将士们厮杀在一起时,我的脑海里突然间浮现了两个字,英雄。一场战争中,有多少人能够被真正成为英雄,他们又成为着谁的英雄。

不得不说,现实生活中的英雄都是狭义的。可英雄也可以是广义的。这就是我时刻保持着对人的一定的敬意的原因。我可以不支持、不赞成一些人的做法,但我理解并敬重他们的英雄之处。

精于谋略、忠诚坚韧如江左梅郎,在苏宅里也只是一个会和属下如同家属般生活、面对晏大夫卖乖的常人。阴险诡谲如誉王,却也是在谋反之后渴望父皇告知自己真相、苦苦等待父皇判决,对着因被自己株连的妻子高喊“蓝瑾,不要怕,不要怕”的可怜人。平凡如童路,面对情字难以抉择,却也忠于情义,敬爱宗主,最后拼死掩护甄平送出了誉王谋反的情报,与隽娘先后西去。

说实话,作为一部古装剧,《琅琊榜》真真是我眼中目前所有剧中最好的。但总体来说它的人气在《甄嬛传》、《芈月传》之下。《甄嬛传》无疑也是古装剧一大经典,但到底是后宫内的纷扰,历史厚重感没有《琅琊榜》深切,再加上画面的处理,拍了一定时日照片的我更偏爱《琅琊榜》。至于《芈月传》,我觉得许是期望过于高了,所以显得格外平淡和失望。除了几个主角不负众望之外,其他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亮点。并且让我这个强迫症+散光近视眼十分不爽的是配色,都是大红大紫等饱和度极高极为耀眼的颜色我……相较之下,《琅琊榜》和《甄嬛传》真的要优秀很多。不是从主要角色的演技什么上看,而是从每一个角色的雕琢上。《琅琊榜》里的每一个人物,除了遇上战乱时的群众演员,其他演员大都给人分明而独特的印象。欧阳迟、童路、战英、戚猛、晏大夫、高湛,每一个都很有看点。虽说有详有略,但个个人物,皆有其人生。初看时并无太多惊艳,可是偏偏无来由地觉得欢喜。

我不评价他们中谁才能被真正称为英雄,因为我觉得他们都是。在隽娘深夜潜入放走童路时,当童路赶回苏宅掩护甄平送出情报被刺杀时,当纪王终于显露他倾心享乐远离权势却心怀天下的真心时,当蔺晨调侃着林殊、面对好友的执著露出无奈的表情的时候,当那些甚至连脸都不会露的兵卒死在一片赤色之中的时候,他们都值得被称作英雄。


我一直想拍人像,却总是捉摸不透如何拍好。有时候扫街的时候遇到什么人,便随缘按下快门。常常在整理这些照片的时候想,照片里的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人,有着什么样的故事,以后又会如何。他们走在路上,什么时分仅仅是沧海一粟的过客,什么时分又突然强大得变身为英雄。

人生匆匆,彼此不过皆是过路人。多少人或是萍水相逢,或是终生不遇。然而在这路上,他们为多少人成为路人,又为了多少,成为了英雄。当他们作为英雄活着的时候,又做着谁的英雄。

我不知道,所以我还要拿着相机在无数个街巷间穿过,去寻觅一个又一个画面,遇见一个又一个故事,来整理出一个又一个的答案。

我愿做一个又一个无名英雄忠实的观众。

我愿做我所爱之人以及自己的英雄。

©初

图片摄于2015年9月初。

P.S.《琅琊榜》台词都是凭印象打的,所以可能和实际台词有些不一样。


评论(9)
热度(9)
© 沐晚Chloris | Powered by LOFTER
上一篇 下一篇